簸箕弦
个旧市贾沙陡岩村位于个旧市西南部,贾沙乡西部,距市区25公里,地处红河谷地带,在红河北岸较为陡峭的山顶上,附近无相邻村寨、可俯看红河奔腾流向越南。整个村形状呈斗状,相传陡岩的“陡”原来是“斗”字的谐音,因村子的形状呈斗形而得名“斗岩”。陡岩村彝语叫得岩咪,为纯彝族村寨,是由蒙自市冷泉向西经个旧卡房—咪的期—扯土白—乌谷—红河西岸迁徒而来。除汉语外,全村人都讲彝语。
陡岩彝族簸箕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彝族祖先从劳动(围猎)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而形成自己的舞蹈艺术,彝语的意思为大家欢乐在一起跳。簸箕弦产生于当地,起源于1606年,至今已有398年的历史。
簸箕弦的产生和生活密不可分,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用舞蹈方式表达对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是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婚姻的自由交往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套路,也通过其形式,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它的动作是比较原始单调的,是原始围猎劳动过程的生活再现,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少,艺术发展是缓慢,因而形成了斗岩簸箕弦的稚拙古朴的审美特征。
簸箕弦平时主要是由村里的男女老少聚集到广场围成圆圈共舞,年龄、人数不限,随时都可以跳,场面壮观,规模庞大。村里人在不知不觉中都可以加入其中一起跳,没有禁忌。
当地民众对簸箕弦非常喜爱,它是当地村民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可以说是全民性的舞蹈,也是彝族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是当地主要的文艺娱乐活动,相传最早产生是由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互表爱意而形成,舞蹈的传承主要靠长辈的言传身教,年轻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无特定的传人和编创。现为自然沿袭,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群众性。
民间传统陡岩彝族簸箕弦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集中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当地建设文明做出了贡献,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传承价值、艺术价值、社会道德等价值。
一是个旧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在个旧市文化馆(原群众艺术馆)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二是对传统彝族民间舞蹈簸箕弦进行全面调查,已将彝族民族民间舞蹈簸箕弦申报为红河州个旧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立了完整的彝族民间舞蹈簸箕弦档案。
三是对传统彝族民间舞蹈簸箕弦已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收集有关实物资料,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