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139-8889-9288
所在位置:首页 / 红河优秀线路 / 跟着电影看红河美景
昆明旅游
TOURISM PLANNING

跟着电影看红河美景

这里的山水,散发出神秘的气息;这里的田野,流淌着温馨纯真的韵味;这里的生活,演绎着奇幻浪漫的风情。雄浑大气而蕴含灵性,古朴典雅而充满活力,原本为清华百年校庆准备的《无问西东》,意外成了一部云南宣传片,它将云南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缓缓收录进来,又逐渐呈现到观众眼前。而远在元阳哈尼梯田深处的蘑菇房,也因此被世人所知。


影片中沈光耀驾驶战机为难民投下食物的地点,陈鹏带着王敏佳隐匿的家乡,都是哈尼族传统特色的蘑菇房。质朴的哈尼族人世代居住在此,特有的蘑菇房随山势而建,自然天成。整部电影以一种洗尽铅华的年代感,让人们在感慨人物命运的同时了解到这片土地最真实的一面。



电影《芳华》里,一群人的青春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时代,慢慢走远成了故事。在电影中,大部队开往前线,运送士兵的火车停靠点,还有残臂的刘峰与何小萍依坐的小站台,取景地正是蒙自碧色寨。


这个充满法式风情的小站,百年前曾是云南乃至整个中国数一数二繁华的存在。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为滇越铁路的核心枢纽,也是云南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至今仍然在运行。


《芳华》之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蒙自碧色寨,这座古老的火车站又散发出生机,站台上,打卡的游客们留下自己的身影,怀念曾经的芳华。


《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红河》是红河的“电影三部曲”,三部由红河本土作家孟家宗编剧,将红河州哈尼文化、彝族文化、瑶族文化不加修饰地展现在了世人眼前。


云南哀牢山白云深处有一个哈尼村寨,这里有一个哈尼族少女名叫诺玛,故事发生的时候她刚好十七岁......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只是诺玛的十七岁。


《诺玛的十七岁》为观众展示了毫无修饰的少数民族生活和哈尼梯田文化。在平静的长镜头里那质朴的形象,哈尼人那高高曲曲的梯田、梯田里向意中人互扔泥巴、奶奶的织布机、奶奶唱的归来歌:“你是山寨的女儿,不是浮萍不要飘在水面上,归来吧......


哈尼人淡定安详的生活,连同豁达的民族个性也一并被那透着油画般质感的画面一点点传达出来。蓝天、白云、树、水、空气特别干净;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一览无遗,人们眼神里透露出质朴、清醇,心灵清澈;那种人与自然的最接近状态,是在大城市里很多年不能感受到的。



《花腰新娘》故事情节出自花腰彝族一项古老的婚姻风俗“归家”,以石屏县彝族女子舞龙队为原型,根据舞龙队夺得冠军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导演章家瑞用直意的方式讲述了当代花腰彝族青年的爱情故事,用隠意的方式突出了新一代彝族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抒情的方式展示了红河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电影取景地哨冲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歌舞之乡”“舞龙之乡”的美誉,境内有风光绮丽的拖竜黑天然湖,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彝家土掌房。



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红河》,影片创作灵感来自一位越南女士的口述故事,以美越战争后的中越边境生活为大背景,讲述了善良纯真的少女阿桃和市井小混混阿夏之间超越世俗的爱情。


这是一片被大河滋养与大河同名的壮美土地,这是一个被传奇定义,用故事书写的绿色家园。这里的山水,散发出神秘的气息;这里的田野,流淌着温馨纯真的韵味;这里的生活,演绎着奇幻浪漫的风情。雄浑大气而蕴含灵性,古朴典雅而充满活力。


中越边境的美丽风光以及边境小城那种略带乡土气息的繁荣,都给影片披上了一层迷人的异域之色,也让红河的边境风光更好地展示在大家眼前,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打卡。


8月27日上映的青春电影《再见,少年》,刻画了一段千禧年背景下的小城青春岁月,取景自红河州开远市。铁道、坡道、台阶,绿树蓝天,阳光饱和,成就了故事发生的磁场,有意无意因缘相聚,逃不掉、躲不掉、避不掉。


2018年720日,开远南北轨道交通公交列车全线开通,全长11.6公里,设置了7座,百年米轨重新焕发活力,人们又能乘上绿皮火车,尽赏开远美景。


电影中频频出现的米轨小火车是目前滇越铁路上唯一开行的客运列车,滇越铁路开远段北起小龙潭灯笼山,南至羊街与蒙自草坝接壤处。一座座饱含异域风情的法式建筑,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见证着开远的百年沧桑与兴衰。




天行旅游会展公司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及网友投稿,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