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2 14:28:24 3081
红河蒙自拓展会展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比其他地方大气
蒙自的大气在于气质,不紧不慢,不争不抢,她的美摄人心魄。图为蒙自南湖公园
红河蒙自拓展会展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比其他地方大气;一个红河州,半部云南史。红河州是云南经济社会和人文自然的缩影,是云南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云南16个州市中,红河州以国土面积大、文化底蕴深、自然风光美、历史古迹多而著称。
2020年,红河州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17.47亿元,稳居全省第3,占全省比例由2019年的9.52%上升到9.86%。
这其中,预计全州工业增加值实现570亿元,较2015年增加143亿元,年均增长10%,年均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超30%。
实际上,红河州经济指标一度居全省“老二”的位置,仅次于省会昆明。1980年代以来,红河州的经济总量先后被玉溪、曲靖等地赶超,直到2016年超过玉溪重回云南“老三”的位置。
可以说,深厚的工业积淀撑起了红河州经济的“半壁江山”。而蒙自作为红河州府所在地,是红河州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也是近年来云南上升势头最猛的县市之一。
今天,我们就要说说红河州名不虚传的“云南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说说著名的中国石榴之乡、过桥米线之乡、滇南中心城市蒙自。
红河州位置及行政区划
中国锡都名不虚传,图中锡山如石林,都已露出地表,可见储量之大
对锡的开采利用,历代都在进行,甚至一度占全国锡产量的60%。但真正的转折发生在清末,当时英、法等西方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锡在工业中用途广泛,为了打通进入中国西南的大门,开发和运输锡矿,法国人发动了中法战争。
作为中法战争的后果之一,1887年蒙自被辟为近代云南第一个“商埠”,并于1889年正式开关通商。
为什么是蒙自?如上文所述,当时归蒙自管辖的个旧盛产重要的工业原料——锡。
哥胪士洋行,是滇越铁路外贸鼎盛时期,外国人在蒙自开设的诸多洋行中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一家
还有,蒙自是滇南的中心,经蒙自到越南海防的糜冷古道自古以来就是云南出海的最近通道。
在开关前,蒙自县城人口不到2000人。开关后涌入了15个国家以及国内、省内大量人口,到1896年已超过万人,1906年达到4万人口。当时云南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通过蒙自运转海内外,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个外资企业、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等诸多“第一”先后在这里诞生,近代的蒙自堪称云岭大地的“上海滩”和“小香港”。
1928年,蒙自的街道,临街商铺有两层,行人络绎不绝,很是热闹
现在很多人说,蒙自这个地方不管搞农业生产还是做其他的事情,都比其他地方要大气一点,人也大气一些。有人分析,这就是工业文明留下的印记。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海关一开,个旧锡矿的年产量从清中期的900多吨直接飙升到5300多吨,大量的锡矿出口催生了滇越铁路的诞生,此后当地士绅集资修建的个碧石铁路与滇越铁路相接,共同构成了当时云南的大动脉,从蒙自到越南海防,时间从原来的几十天缩短到两天。
外贸出口渠道畅通以后,个旧便成了世界主要产锡地,成了享誉中外的“锡都”。
1920年代个旧锡矿内的场景,图中正在进行洗矿流程
开远也在米轨铁路拉动下,由农耕社会迅速完成产业蜕变,成为滇南地区工业及交通重镇。
铁路也将西式建筑和西方的生活方式带进了红河州。电线、电灯、餐厅、电影院、酒吧、咖啡馆、网球场、商号、银行、医院、学校、邮局以及最早的“快递公司”,颠覆了滇南地区延续千年的生活方式。
虽说蒙自开关通商,标志着云南对外开放的大门被打开了,极大地推动了云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但蒙自最终没有成为香港或者上海那样的大都市。
蒙自的大气在于饱经沧桑。图为蒙自海关旧址,朱自清赞为“进了门不但心胸一宽,而且周身觉得润润的”
1932年,海关迁往昆明以后,蒙自的中心地位不再;1940年,日本入侵越南,蒙自从此封关;1958年,红河州首府从蒙自迁往个旧,曾受到西方工业文明深刻影响的繁华口岸重新恢复为传统的农家身份。
这里多说两句,蒙自也是云南省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域之一,早在1935年,云南省就成立开蒙垦殖局,对蒙自草坝进行垦殖开发,成为蒙自现代农业发展的开端。云南烤烟的当家品种“红花大金元”就是在草坝种植成功的。1938年,还引进了一台拖拉机,是云南第一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中国的其他省区一样,云南渴望尽快融入世界。这时,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土地、毗邻越南的地缘优势以及曾经的开放的历史,让蒙自重新找到自信和定位。2003年,红河州首府又重新迁回蒙自。
说起来很有意思,如今红河州GDP排名前两位的弥勒市、蒙自市,30年前在云南县市区中排在二十名以外,个旧市则雄踞第7(1989年),开远市也排到了第13。
30年来,蒙自升了15位,弥勒升了11位,个旧掉了10位,开远掉了9位。
蒙自碧色寨火车站,曾是滇越铁路沿线最大和最忙绿的货运集散火车站
大工业带来的精彩变奏
2003年7月,云南提出打造滇南中心城市战略构想,并确定蒙自作为滇南中心城市核心片区。
有人如此形容:仿佛一夜之间,农耕社会的原野上,突然崛起一座都市。
此时的蒙自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在个开蒙城市群中,经济基础最为薄弱——蒙自的GDP、人均GDP分别只是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51%、73%,工业化比重仅为33%。
工业化严重滞后于城市化,不经过工业化的洗礼,蒙自城市化无法强行起飞。“产业强县、工业富县”,培植工业产业,很快成为了这个农业大县的共识。
蒙自乃至红河州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交通,这是工业产业大发展的一个关键
蒙自县城向东南,老寨苗族乡白牛厂村。这里,在186年前,就曾经燃起过工业的熊熊烈火。
白牛厂矿山,曾是清代的官银开采铸造点,早在清朝道光年间,这里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矿山开采。
由于长期开采,金属吨品位低,矿体埋藏深,到了上世纪90年代,白牛厂矿区资源只剩下些“胡椒面”,几近枯竭,矿山一度没落沉寂。
蒙自矿冶选厂球磨机车间
2004年,白牛厂爆出了中国有色金属勘探界的一条爆炸性新闻——民营企业蒙自矿冶投入商业性风险勘探资金2000万元,在白牛厂多金属矿探明白银储量7000吨以上,铅锌储量400万吨以上,铟金属储量1000吨左右,白牛厂成为我国第一大银矿。
蒙自矿冶在当地雇用农民工4500多名、企业捐资3000多万元,启动了白牛厂村民整体搬迁新农村建设工程,为矿区农村架桥铺路,接水接电,使白牛厂村成为了一个脱贫致富村,大工业对社会经济的带动及反哺作用已经显现。
蒙自矿冶公司铟锌冶炼厂还投资4.8亿元,在芷村镇豹子窝开山炸石,开挖土石90万方,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冶炼厂,年产值18亿元,成为蒙自市第一纳税大户。
蒙自矿冶铟锌冶炼厂中控室
当时蒙自的经济分析报告中,多次提及“要把蒙自矿冶打造成红河继‘红烟’、‘云锡’之后的又一品牌。”
在田园牧歌曾经唱响主旋律的土地上,大工业的进入给蒙自带来了精彩的变奏。从“工业出城,项目上山”,到工业攻坚战,蒙自矿冶等骨干企业成为蒙自工业稳增长的强大支撑和最大增长点。
交通兴工业兴,这是历史的经验。2018年1月5日,时速160公里的CR200J型复兴号动车组满载旅客从云南昆明始发,2小时43分后抵达蒙自,这是中国铁路160公里时速复兴号在云南的首秀
破壳新征,与蒙自同频共振
蒙自矿冶创建于1996年,是一家集科研、资源勘查、采矿、选矿、冶炼、贸易于一体,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资源型矿冶企业。是有色金属业内少数具备全产业链、拥有独立贸易和供应链业务平台的综合型民营企业。
一路走来,蒙自矿冶是蒙自工业经济的一个缩影——2008年首批通过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质量、环保、职业健康三标一体贯标认证;2010年通过国家工信部《铅锌行业准入条件》锌冶炼企业;2012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云南省第三批创新型企业;2014年被列为“科技小巨人”企业;2015年铅锌银铟产品入选云南省名牌产品。
也曾经历坎坷。2013年开始,行业全面整合,市场重重考验,蒙自矿冶艰难爬涉,转变观念,重塑格局,吹响了转型升级的挺进号角。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0年第五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名单,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分公司被列入国家级绿色工厂,是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首家入选国家绿色工厂的民营企业
特别是2016年,蒙自矿冶年产6万吨铅冶炼技改项目投产,促进了蒙自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的提升和产品结构调整;2020年公司资源化利用创新突破、冶炼产量实现高增长创纪录,销售收入突破45亿元。
蒙自更是一路向上——2010年,蒙自撤县设市;2018年,因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的调整,GDP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跃居全州第2,再次跻身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阵营;2020年GDP逼近400亿,达390.85亿元。
目前,蒙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3.6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5.19%,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滇南中心”。
蒙自的大气还在于文化。图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
2020年《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进一步指出,要构建昆明主中心和曲靖、玉溪、楚雄、蒙自4个副中心,其中蒙自副中心包括蒙自、个旧、开远城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产业基地、生态人文城市。
蒙自掀起了“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开放、大抓电商、大抓招商”的热潮,力促传统工业“老树发新芽”、新型工业“新树长强枝”,开启了“活力蒙自、美丽蒙自、荣誉蒙自”建设的崭新篇章,蒙自矿冶等骨干企业亦破壳新征,永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引领、效益为先的经营战略,与蒙自同频共振,在改革优化、升级发展的新征程中,继续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奋勇前行,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蒙自的大气在于环境,也在于众多工业企业对这座绿色花园之城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