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8 15:13:01 2443
这种云南特有的“水中大熊猫”你见过吗?红河泸西阿庐古洞就有!
这种云南特有的“水中大熊猫”你见过吗?红河泸西阿庐古洞就有!在泸西阿庐古洞的洞中有一条暗河——玉笋河,河里千百年来生活着一种神秘的“透明鱼”,这种鱼为洞穴性鱼类,地方土著珍稀鱼类,为中国独有、云南特有,是国家二类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具较高科研价值,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据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王林介绍,生活于阿庐古洞暗河中的“透明鱼”,早在500多年前的《阿庐洞记》中就有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洞穴鱼类的确切文字记录。经科学的鉴定和命名,一直到1991年6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得两个宝贵的标本,才鉴定并确认为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一新种,并以最早记载的俗名命名为透明金线鲃。从此,掀开了“透明鱼”神秘的面纱,确定了它的分类地位,有了科学的名字,真正进入了中国鱼类名录。
在2011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践博士、洞穴鱼类专家赵亚辉与中央电视台编导一行到泸西阿庐古洞,对古洞内的“透明鱼”进行进一步的跟踪探访和研究,制成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近科学》栏目中进行播出。
泸西阿庐古洞是云南乃至全国溶洞中的代表,被誉为“云南第一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是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洞洞穴之一。阿庐古洞的形成年代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当滇黔古海上升为陆地后,海中大量含钙质的物质沉积为石灰岩,经过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含有二氧化碳雨水的浸蚀和长期岩溶蚀出一个个落水洞和漏斗地穴,被溶蚀而成今天这样的洞中奇观。
走进阿庐古洞,聆听数亿年前传来的远古回声,探寻其保护发展历程,人们收获的不仅是古洞传奇,更有如何沟通历史与未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文脉接续的深刻启迪。
据王林说,阿庐古洞结构上最显著的特征还在于它包揽了岩溶洞穴的所有结构形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宫殿式、厅堂式、峡谷式,宫殿式富丽堂皇,厅堂式气势磅礴,峡谷式曲径通幽。其次景观造型琳琅满目,惟妙惟肖,变化无方,步步是景,妙趣横生。再加之石钟乳晶莹剔透,奇迷灯光为之装扮,更令人有如画中游之仙幻的感觉,洞中三绝——“透明鱼”、卷曲石、鹅管也是只有到阿庐古洞才能一睹风采的独家珍宝,这又为阿庐古洞的无穷魅力描摹上一笔重重的色彩。
面对规模如此壮观而又神秘古老的地下宫殿,三次入洞考察又不得不中途而返的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老先生也只能在其游记中留下一句感叹:“所入皆甚深,秉烛穿隘屡起屡伏,乳蛀纷错,不可穷诘焉”成为其旅游考察生涯中唯一未了的心愿。台湾著名言情小说家琼瑶女士观后也颇有感触地说:“世上洞不少,奇数阿庐洞,洞中景景绝,天下第一洞”,并挥毫题词“奇山奇水奇洞奇观”。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教授杨君兴回忆说,1991年6月,他们在暗河中苦苦寻觅,但在漆黑无光、怪石嶙峋的河水中,仅凭头上的煤石灯照明,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最终获取了两条约为5厘米长的透明金线鲃幼鱼,其全身通体透明,身上血管清晰可见,鳃部鲜红,一呼一吸,很是漂亮。最典型的特征是背部具有一个发达、向前的锥状突,这一适应黑暗环境的特殊感觉器,具有部分代替触须、侧线的感觉功能。透明金线鲃既玲珑秀气,又神秘漂亮。可惜的是,在采取供氧等多种措施后,依然不能让透明鱼适应新的环境,不能让更多人看到它具有生命时的真面目,而作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库的珍稀鱼类标本,将永远保存,发挥着科学研究的价值。
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区管委会将继续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充分保障自然生态特性,保证洞中优质的水源,使‘透明鱼’在这里永续繁衍生息,成为它们美好的生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