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1 15:22:24 1751
红河魅力风物志 · 歌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01:阿细跳月
红河魅力风物志 · 歌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源于阿细人古朴的“阿细跳乐”,因多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在阿细语中称为“嘎斯比”,意为“欢乐跳”
阿细跳月发源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山一带,在弥勒县彝族阿细人聚居的村寨及泸西、陆良等地广泛流传。阿细跳月参加者少则十几人,多则上千人,多在祭祀、节日、盛典时表演,具有较强的自发性、自娱性和群众性。
阿细跳月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彝族阿细人民的心中“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可见他们的热爱程度。同时,如此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展现、继承和发展,造成世界性的强烈轰动,如,2000年元旦期间,“阿细跳月”歌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演奏,获得国内外人士的赏识与赞美,得到热烈的反响。
红河非遗
02
阿细先基
一直流传在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细人口中的“阿细先基”为阿细人民的创世史诗,原为“阿细先鸡”后改为“阿细先基”。“先基”在阿细语中是歌曲的含义,所以“阿细先基”实质为阿细人民的歌曲。
“阿细先基”通篇分为“最古的时候”和“男女说合成一家”两个基础框架。讲述的是世界开端和初期人类的生活状况,以及早期彝族支部阿细人民独有的生活习惯与结婚风俗,反应的是阿细先民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阿细先基”的价值在于传唱内容生动地描述了阿细人不同阶段的生活状况,是一部神话说与真实状况相交融,亦文学、亦历史的创世史诗。
03
阿细祭火
阿细人的诸多活动都离不开火,他们崇尚火,将火尊称为神。自古时,发现火的作用后因心生感激,便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初三定期举办祭火仪式。
阿细人的诸多活动都离不开火,他们崇尚火,将火尊称为神。自古时,发现火的作用后因心生感激,便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初三定期举办祭火仪式。
弥勒的起飞村祭火节是最古老的发源地,后期由红万村将它推广出去,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度,与世界各地的友人分享独特的祭火节文化。
了解过弥勒歌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