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139-8889-9288
所在位置:首页 / 红河旅游 / 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红河做好文旅融合走出红河旅游新路
昆明旅游
TOURISM PLANNING

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红河做好文旅融合走出红河旅游新路

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红河做好文旅融合走出红河旅游新路


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红河做好文旅融合走出红河旅游新路;7月21日至23日,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主题采访团走进红河,走入云端上的半山酒店诺玛阿美庄园、蘑菇房阿者科的乡村旅游之路、特色分明的弥勒特色小镇,探访红河文化和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

元阳阿者科村

诺玛阿美茶庄园酒店与传统文化的组合

夜晚、白天均云雾缭绕的红河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哈尼小镇,是无数人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打开窗户就能看到连片的梯田和茶园,自然风光原始古朴。

半山酒店诺玛阿美茶庄园就位于哈尼小镇内,距多依树观景点4千米,周边自然环境优良,哈尼民族文化浓郁,是多个综艺影视栏目的取景地及拍摄地。据诺玛阿美庄园的打造者、云南特爱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查俊介绍,诺玛阿美茶庄园酒店的外观呈现一种"趴着"的形态,表达对当地文化的致敬;酒店建筑用材、用水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设计;酒店的内饰,从窗帘绑带这样的小物件到整体配色风格,都源自于当地人的文化习俗。

酒店目标客群为高端、定制游人群。客人可以和当地村民一起赏梯田、徒步、采茶、赶集,对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以及梯田文化形成更真切的感受。"客人们在和当地百姓的接触中,成为了朋友,更有亲切感,更有温度。许多客人在入住后,都会想要再续住下去。"查俊说,不同于门票经济模式,这种体验式、高端型的旅游产品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收入,也能给当地带来更多延伸性的收益。当地村民的农产品可以出售给酒店,酒店员工全部聘用当地人。通过酒店开展的技能培训,使村民们在就业、创业上有了更多的技能,也会促使他们自发地保护好梯田文化,并科学地把梯田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

26岁的罗美芬是元阳县全福庄中寨人,也是云南特爱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主要负责酒店前台接待、采购工作。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吸引了罗美芬和她的家人朋友们。她的丈夫如今也在酒店工作,是一名厨师。罗美芬说,之前在外地打工,埋头工作,忙于赚钱,连脾气也会很暴躁。现在不仅收入高了,存款多了,心情也不一样了,还能学到很多比钱更宝贵的东西。因为客人对梯田、对当地文化的喜爱,她变得更加自信了。

红河旅游
元阳阿者科村用民族魅力走出旅游致富道路

来到阿者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形似蘑菇的哈尼传统民居--蘑菇房。往下走,充满历史痕迹的巷道窄长,游客穿梭其间,老人们则闲散坐在蘑菇房二楼,一楼通常用来养猪、养鸡;村里的水道一直流向梯田,梯田如画卷般展开在山坡上,连绵不绝。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元阳典型的贫困村。

阿者科村始建于1855年,地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核心区,是集中反映遗产区森林-梯田-村寨-水系"四素同构"核心理念的现存典型村寨。电影《无问西东》中,黄晓明饰演的陈鹏的"家乡"就是阿者科村。

中山大学驻村研究生李慕芳告诉记者,中山大学团队考察后专门为村子单独编制了"阿者科计划",该计划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和元阳县合作,保继刚教授团队推动实施。

计划详细制定了村子的发展模式、参与方式、目标及发展底线,帮助村民成立村集体旅游公司,村民占股70%,村集体占股30%;村集体的30%利润用于公司后续运营。

李慕芳表示,这是通过利益分配和遗产保护细则的绑定,来激发村民的内生保护动力,希望村民能够主动保护他们的文化,有更加开放的保护遗产心态。"因为游客来到阿者科,是想体验蘑菇房、观赏梯田、了解哈尼文化,所以要让村民意识到这些东西是珍贵的,是可以带来收益的,要保护好。包括经营底线也是不租不售,希望村民能够继续在蘑菇房里面生活,变成活态遗产。"

在定位方面,李慕芳表示,由于村级旅游接待规模有限,阿者科的旅游定位是精品旅游,接待的多是中高端客群,这样的小规模深度游能增强主客互动,把哈尼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活动,包括:纺织、插秧、捉鱼等设计为主题性体验活动,不仅保留了原生态,游客消费能力也强。

当旅游业进入阿者科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慢慢进入村民的心里,村民确实从旅游发展中获得收益,就会更加拥护、支持产业的发展。

村民卢爱文就是其中的典型。因为阿者科计划,卢爱文从外地回到家乡,在家门口干起了旅游,一边保护一边传播哈尼文化。目前,卢爱文家在"阿者科计划"分红中已经分到了约8000元。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阿者科村已经分红4次,共计47万余元,预计今年8月底会迎来第5次分红。

阿者科村2019年已经成功脱贫摘帽。它作为中国旅游减贫的成功案例,已经在全球引起了关注。

弥勒特色小镇"旅游+"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接轨滇中、连接两广、辐射东盟",是大滇西旅游环线西南线重要旅游集散城市。2021年1月至6月,弥勒接待游客508.6121万人次,同比增长25.53%。旅游收入52.297亿元,同比增长26.86%。在旅游发展上,特色小镇已成为弥勒全域旅游的新亮点,成为引领弥勒城市更新的新引擎。

其中,"东风韵"小镇主打"文化艺术牌",建筑风格融合了红酒文化和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火文化,酒瓶、火苗状的城堡全部用红砖砌成,因造型奇特而成为"网红打卡点"。同时,小镇还以文创艺术为特色建成万花筒艺术馆、半朵云艺术馆、牛哆啰音乐农庄等原创艺术建筑,吸引了杨丽萍、张国立、萨顶顶等知名艺术家,实现艺术作品线上展示、交流、销售,线下互动、体验、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今年1月至6月,东风韵旅游收入1845.85万元、接待人数37.27万人次。

太平湖森林小镇则主打"生态康养牌",1.3万亩太平湖清澈见底,95栋木屋酒店依山傍湖,院士专家工作站、国际会议中心和五星级酒店加快建设,各色花海全面绽放,吸引各地游客纷纷"打卡";红河水乡小镇主打"国际运动牌",围绕国际F3汽摩赛事、国际高端赛事展开,享受世界高端五星级酒店集群式服务;可邑小镇沉淀彝族阿细文化精华,主打"乡村振兴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目前,弥勒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清晰。"十三五期间,弥勒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4A景区4个,3A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成了云南省特色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卫博恺表示,弥勒将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为目标和方向,围绕旅游产业发展供给体系,突出产业发展由供给侧改革向市场需求侧转型,突出要素发展"弥勒品牌"建设,突出文旅融合发展,突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将弥勒打造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和滇南、滇东南区域性集散中心,积极推动弥勒由假日旅游经济目的地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型,实现弥勒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

天行旅游会展公司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及网友投稿,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103号